Sunday, December 21, 2008 @ 11:23:00 AM
冬至快乐!让我们谈谈关于冬至的历史和传统习俗吧!
冬至是
农历的
二十四节气之一。
这一天北半球黑夜最长,白昼最短。俗称“冬节”、“长至节”、“亚岁”等。
在
中国传统的
阴阳五行理论中,冬至是阴消阳长转化的关键节气。在
十二辟卦为地雷复卦,称为冬至一阳生。易
复卦象曰:“雷在地中,复。先王以至日闭关,商旅不行,后不省方。”
12月21日至
12月22日交节,
太阳位于
黄经270度,直射
南回归线。 《
后汉书》“礼仪志”中记载:“冬至前后,加子安身静体,百官绝事,不听政,择吉辰而后省事。”由此可知从
汉代起冬至是国定假日。
目前
澳门是华人社会唯一以冬至作公众假期的地区。在
中国北方有冬至日吃
饺子的习俗,南方某些地方有冬至日吃
汤圆的习俗,传说在
汉朝的医圣
张仲景体念家乡乡民在寒冬中工作的辛苦,在冬至那天利用
羊肉等祛寒的药材包在
面皮中,作成
耳朵的样子,给乡民们治病补身,这个药方的名字叫作“祛寒娇耳汤”,娇耳就是饺儿。中国南方则有吃
汤圆等甜食的习俗,
江浙一带在冬至吃
汤圆外,还要吃桂花
酒酿,并
祭祖,苏州还有
桂花冬酿酒,只在此时节上市。大汤圆有馅的“粉团”是用于晚上祭祖,而无馅较小的粉圆用于早上拜神。
祭祖之后还有将汤圆粘在门窗上,称为“冬节圆”,等干燥以后再给
孩子们吃,有保佑健康成长之用。冬至
扫墓叫“过冬纸”。
《
台湾府志》(一六九六)卷七记载:“冬至,人家作米丸祀众神及祖先,举家团圞而食之,谓之‘添岁’;即古所谓‘亚岁’也。门扉器物各粘一丸其上,谓之‘饷耗’。是日,长幼祀祖、贺节,略如元旦”。在台湾冬至的汤圆有红白两色,另有较大的汤圆,内包有芝蔴、花生、或鲜肉等内馅。
在中国,人们从冬至开始
数九,以九天为一九,九九八十一天,寒冬就会过去,称为九九数尽。
(
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5%86%AC%E8%87%B3)